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不少人对杨鸣及其执教的辽篮展开了各种指责,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战术体系和球员表现。有意思的是,这些声音中还夹杂着一些对赵继伟和张镇麟的刻薄评论。不过,细究起来,任冉所提出的两点确实没有明显错误。
事情的起因是在CBA总决赛期间,杨鸣通过节目组安排,与篮球名宿马健进行了一次连线。在这次交流中,马健毫不留情地批评辽篮,指责其战术乏善可陈,球队缺乏激情与拼搏精神,把辽篮贬得一无是处。面对如此严厉的指责,杨鸣试图为球队辩解,他表示辽篮也有自己的难处,只不过外界很难看到,或者选择视而不见罢了。这番回应虽然试图平息外界的质疑,但几天后,媒体和部分评论员又再度炒作,借机添油加醋。
此时,杨毅麾下的任冉和朱毅鹏在直播中再次提起旧事,似乎是为了吸引眼球、提升关注度。他们不仅批评了杨鸣的执教能力,还攻击辽篮的管理和投入。任冉甚至指责辽篮在失冠时找借口,将责任归咎于沈阳的竞争力不足,同时强调广厦队虽然由民营资本支持,但在资金投入上比辽篮更有优势。更令人感到不满的是,这两位评论员还暗示赵继伟年龄已大,体能不足,张镇麟心态出现问题。特别是关于赵继伟,在半决赛中他被广厦多次夹击,状态明显受到影响,但实际情况是赵继伟一直带伤作战——手腕受伤,张镇麟本赛季饱受腰胯伤和脚踝伤的痛苦,导致比赛中无法发挥正常水平。张镇麟在G3的表现,就是伤病的真实反映,而非“心态崩盘”。
此外,任冉和朱毅鹏还将年轻球员在本赛季未获得充分锻炼的问题归咎于杨鸣,这其实忽略了背后的深层原因。一方面是外援策略频繁变动,选择失误导致球队整体实力受挫,没有形成持续稳定的战术体系;另一方面,球队遭遇伤病困扰,主力缺阵,年轻球员得不到上场机会。这意味着,辽篮的现状更多源于外援和伤病的问题,而非完全是教练的责任。
尽管如此,任冉指出的两件事还是没错。一是辽篮依然具备很大的吸引力,愿意为球队效力的球员不少;二是只要未来引进几名优质外援,辽篮依然有望成为争冠的强劲竞争者。我的看法也是一致的,尽管这个赛季未能如愿,但辽篮绝不会止步,总会重新崛起。对具有追求的优秀球员来说,加盟辽篮仍然具有吸引力,唯一可能的阻碍,是那些只考虑眼前利益、缺乏长期目标的人。相信明年,辽篮会带来不同的面貌,也希望球迷能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